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武梦欣

摘要:立足新时代,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其网络工作能力的强弱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观念不足以及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面临挑战都在削弱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应通过强化辅导员阵地意识,用理论武装占领网络阵地;
提升辅导员网络应用技能,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强化辅导员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支配力;
生成辅导员人格魅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性的途径来提升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

青年一代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其政治方向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思想表达和情感宣泄成为常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对于不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统领地位、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国内改革进程不断加深,社会多元思潮相互激荡,各国之间意识形态斗争愈发激烈。高校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沿阵地,亦成为各国文化思潮渗透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作为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者,亦成为各国文化思潮渗透的主要对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净化校园网络空间、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及时掌握网络上各种社会热点和舆论,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回应学生合理关切,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度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不仅有利于维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坚守校园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而且有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信息化的人才支持。

(二)开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必备条件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类社交文明从传统的现实社会转向网络空间,在互联网基础上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网络的出现不仅开辟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生活在“网络社会”的“网生代”大学生来说,“95后”“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比任何时期、任何人都要强烈。[1]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高校学生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文化交流场所,各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刊载和舆论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学生生活学习交流最密切的教师群体,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关注网络平台中学生意识形态发展动态,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和网络渠道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加强辩证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适应网络时代话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总是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在时代快速更迭和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所具有的无边性、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征为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表达、情绪宣泄开辟了新渠道,运用流行的网络话语体系表达自我和记录生活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面对极具个性意识、追求自我的“00后”大学生群体,图片、表情包等网络符号因视觉冲击力强、情感态度表达直观,满足大学生群体在社交中趣味、搞怪的需求特点而广受欢迎,“emo”“奥利给”“内卷”等网络用语满足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求新求异、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面对新型的网络话语体系,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积极吸收、主动融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不断丰富和加强自身网络话语体系建设,在新时代推动校园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工作的守正创新,以此牢牢掌握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二、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便捷,但与此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开放的网络场域中,不仅存在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还存在着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对于涉世未深、不具备独立思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价值研判,因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影响,进而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辅导员由于大量事务性工作交织,长期在实践一线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专业化的理论储备相对不足,对于理论认识不足、政治敏锐性不强或缺乏网络风险防范意识的辅导员来说,不能对网络上的各种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有效辨别,不能对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引导,不能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足够重视、加强防范,必然会造成校园网络空间中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肆虐,威胁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开展。

(二)高校輔导员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面临挑战

辅导员的话语能力是维护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的核心保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话语能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提升作用,但就目前而言,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话语能力存在一定欠缺。一方面,缺乏网络使用技能。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基数大的特征,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具有优越的传播优势。但部分辅导员缺乏网络使用技能,不了解互联网发展的规律,未能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换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增量。另一方面,缺乏网络话语能力。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信息通过网络以裂变的方式加速传播,方便快捷的网络降低了学习成本,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对于缺乏网络话语能力的辅导员来说,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地位,微时代的到来对其来说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话语挑战。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能力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辅导员阵地意识,用理论武装占领网络阵地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政治辅导员,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必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是提升网络工作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提升网络工作能力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指导实践。

首先,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立场,推动辅导员队伍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筑牢意识形态理论根基,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科研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工作的专家化发展;
其次,高校辅导员必须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勇担校园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责任,真正做到“守岗有责、守岗尽责”,提高网络风险洞察力,准确辨别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旗帜鲜明地捍卫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安全,切实把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作为第一要务,关注学生意识形态发展趋向,提高用理论知识回应学生关切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对高校拟招聘者的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高校任职辅导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此外对入职辅导员的职业素质综合能力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对于理论素质能力突出的辅导员进行资金奖励或荣誉嘉赏,对于职业综合素质能力不高的辅导员加大激励与培训力度。

(二)提升辅导员网络应用技能,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互联网使用的最大群体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开展到网络空间。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了解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使用技能,面对新时代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必须主动了解、充分利用,将意识形态教育延展到网络领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将最大变量转换为最大增量。

首先,辅导员应谙知网络发展规律,提高媒介素养能力,通过网络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始终引导网络空间中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
其次,熟悉各大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深入了解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开展多渠道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平台,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例如,对辅导员而言,微信朋友圈不但能记录个人心情、分享生活趣事,而且能成为高校辅导员表达观点、对学生实现思想引领的网络平台;
最后,强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技能学习,提高辅导员网络专项工作能力,在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凭借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优势,因势利导地改变了过去面对面交流的单一传播方式,更多地将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延伸到大学生活跃的网络领域,实现多渠道的互动式传播。除传统课堂外,高校辅导员还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线上线下、网上网下协同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境,不断开辟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

(三)强化辅导员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支配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辅导员必须强化网络思维观念,转变以往陈旧、老套的教育方式,把握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支配力,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提高网络话语传播能力,适应新时代大学生趣味、新颖的话语接纳方式,在与大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善用其喜爱的“网言网语”,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融入到图片、视频及各种网络符号中,通过图片、表情包等网络符号吸引学生的信息接受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提高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其次,提高网络话语议题设置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急,贴合学生切实利益和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议题,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抢占学生注意力,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校园意识形态话语制高点;
最后,提高辅导员网络话语鉴别力,善于对各种包裹“外衣”的网络话语进行有力鉴别、坚决打击,对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斩草除根,通过网络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网络话语传播红色声音,奏响红色主旋律。

(四)生成辅导员人格魅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性

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要具有学理性,同时还要有情感性。“00后”作为极具个人主体意识的一代,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强烈地尊重他人和获得尊重的意识,因此,辅导员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地位,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性。

首先,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人生导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人格塑造和素质修养上形成标榜,提高处理事情的艺术性,在学习生活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态度向上、积极阳光,春风化雨般解决学生问题,意识形态教育只有被学生充分吸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才算真正取得实效;
其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面对来自不同地区,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学生群体,充分认识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耐心、细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成为必然之举;
最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去教化、感染学生,在同学生情感交汇、心理认同的基础上,将辅导员具有的人格魅力內化为学生自身的个人品格,进而在实践中外化为自觉行动。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的网络工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转变网络思维观念、提升网络使用技能,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与担当,努力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PR

本文系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融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UT19FB08。

参考文献:

[1]任昊,傅秋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2(02):9-16.

[2]刘燕,刘龙飞.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7):20-23.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新时代辅导员高校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好辅导员这样炼成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校外辅导员的一天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推荐访问:辅导员 新时代 路径